img 0580

如何判斷風力大小是否適合飛行空拍機

飛行空拍機除了觀察飛行的地形環境,是否有干擾的障礙物,最重要的就是觀察風力是否適合飛行。風力的大小決定能否起飛,因此在飛行前,就可以查詢該地點的風力大小與天氣狀況。而空拍機本身也有抗風能力的極限。

風力在1805年由英國人弗朗西斯.蒲福將風力依強弱劃分為13個等級,即為蒲福風級,也是目前世界氣象組織所建議的分級方式。

蒲福風級公尺/秒
m/s
公里/小時
km/h
臺灣WMO浪高(米)海上情況陸上情況
00~0.20-2無風Clam0~0.1無浪靜,煙直向上
10.3~1.52~6軟風Light air0.1~0.3平靜:波紋柔和,如鱗狀,波峰不起白沬。煙能表示風向,風向標不轉動
21.6~3.37~12輕風Light breeze0.3~0.5海平至有微波:小波相隔仍短,但波浪顯著;波峰似玻璃,光滑而不破碎。人面感覺有風,樹葉有微響,風向標轉動
33.4~5.413~19微風Gentle breeze0.5~0.9小浪/微波:小波較大,波峰開始破碎,波逢間中有白頭浪。樹葉及小樹枝搖動不息
45.5~7.920~30和風moderate breeze0.9~1.25小至中浪/微波至小浪:小波漸高,形狀開始拖長,白頭浪頗頻密。吹起地面灰塵和紙張,小樹枝搖動
58.0~10.731~40清風Fresh breeze1.25~2.5中浪/小至中浪:中浪,形狀明顯拖長,白頭浪更多,間中有浪花飛濺。有葉的小樹整棵搖擺;內陸水面有波紋。
610.8~13.841~51強風Strong breeze2.5~3大浪/中浪:大浪出現,四周都是白頭浪,浪花頗大。大樹枝搖擺,持傘有困難,電線有呼呼聲。
713.9~17.152~62疾風Near gale3~4大浪至非常大浪:海浪突湧堆疊,碎浪之白沬,隨風吹成條紋狀。全樹搖動,人迎風前行有困難。
817.2~20.763~75大風Gale4~6非常大浪至巨浪:接近高浪,浪峰碎成浪花,白沬被風吹成明顯條紋狀。小樹枝折斷,人向前行阻力甚大。
920.8~24.476~87烈風Strong Gale6~9巨浪:高浪,泡沫濃密;浪峰捲曲倒懸,頗多白沬。煙囪頂部移動,木屋受損。
1024.5~28.488~103狂風Storm9~11巨浪至非常巨浪:非常高浪。海面變成白茫茫,波濤衝擊,能見度下降。大樹連根拔起,建築物損毀。
1128.5~32.6104~117暴風Violent storm11~14非常巨浪至極巨浪:波濤澎湃,浪高可以遮掩中型船隻;白沬被風吹成長片於空中擺動,遍及海面,能見度減低。陸上少見,建築物普遍損毀。
12≧32.7≧118颶風Hurricane≧14極巨浪:海面空氣中充滿浪花及白沬,全海皆白;巨浪如江傾河瀉,能見度大為降低。陸上少見,建築物普遍嚴重損毀。
蒲福風級風力強度分類

我們以Mavic2 舉例來說:
官方資料最大抗風等級為5級風,依蒲福風級來看,抗風能力可達每秒8-10米,看起來抗風能力很強。
但我自己在起飛前,所訂下的安全飛行條件卻沒這麼高,原因很簡單。就像任何一個攀岩家,不會在萬丈深淵的高度解開身上唯一的安全繩索,除了必須要冒險之外。空拍機抗風能力有其極限,我們應該設定一個安全的風力範圍去飛行,才有較寬裕的飛行體驗。而知道空拍機的抗風條件可以讓我們在遇到較強的飛行環境時,心裡知道設備的極限在哪裡,而不是一昧的起飛與莽撞的冒險。

風力大小對於拍攝上的定義:

微弱的風(0~4米):適合拍攝,尤其是縮時攝影
中等風速(5-8米):長距離飛行時,要注意返航的電量是否足夠
強風(9米以上):空拍機需要勉強的抵抗,增加起飛與降落風險,除非必要,不會起飛。

風!其實還有一點重要的因子很容易被忽略,就是風力的大小決定了攝影質量。
想想空拍機上的雲台,消除了機身上的抖動,還要平衡風吹來的晃動,這些環境都在飛行中透過雲台不斷的修正,使其有穩定的畫面,當風大到一定程度,晃動也隨之而來。因此注重攝影的質量,勢必要考量飛行環境的風速。

在搜尋拍攝主角的主題後,往往我第一個看的就是現場的天氣狀況,晴天、雨天、風的強弱、氣溫的高低,氣候的環節決定了能否起飛的重要因素。

飛行高度越高,風速越大
飛行空拍機我們除了注意平面的風速外,也要注意飛行高度的風速,一般來說,高度越高,風速越強,溫度也越低。而溫度也因為空拍機電池的設計,需要考慮其工作溫度是否適合,溫度太低會有電池無法工作的問題,導致電池效率不好,有可能在飛行途中,瞬間關電,導致空拍機墜毀。

因此在起飛前,我們可以觀察兩個高度上的風速,一個為平面起飛點,另一個為最高點,譬如合法飛行的120m。這樣在飛行過程,就知道風力在飛行時,會不會是一個干擾源,是否需要有什麼應對措施。

遇到強風來時怎麼辦?
最簡單就是降低高度!記得高度影響風力大小,被強風吹著跑,尤如踏上黑潮般,會有強勁的海流拉著空拍機吹向遠方。
飛行中觀察風力大小
除了在起飛前觀察氣象資訊外,在飛行過程中可以觀察姿態球瞭解風的方向與強度。
在DJI App中的左下角有個姿態球,主要功能為

  1. 機頭與返航點的對應關係
  2. 機頭與返航點的距離
  3. 空拍機的前後俯仰與水平角度
    說明如何應用姿態球:
    1:在返航時,當機頭對準起飛點,可以直直的返航。
    2:顯示機身與返航點的距離關係,距離越近,機身標示與返航點越近;反之,當空拍機離返航點越遠,對應的距離越大。
    3:姿態球可以觀察前、後、左、右四個前後俯仰與左右傾角的關係
    前後俯仰:顯示機身向前或向後飛行的狀態
    左右傾角:左右兩側傾斜角度
    姿態球可以說明前後左右四個面向的對應關係,在平穩無風的狀態下,是呈現水平的。
    當操控搖桿飛行時,姿態球也會隨之變化
    在飛行途中,若遇到沒有打桿時,姿態球有傾斜的角度,代表風力有一定的強度,這時就須注意風力是否影響飛行

參考文章: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